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节后复工忙,多家汽车后市场企业跑出"第一棒"

节后复工忙,多家汽车后市场企业跑出"第一棒"

发布时间:2024-03-28 3:01:07

  1. 汽车后市场发展趋势
  2. 2022日系车中国市场占有率
  3. 徐长明:我国汽车销量峰值还未到来 但平台期还要持续几年

一、汽车后市场发展趋势

汽车后市场是指汽车销售以后,围绕汽车使用过程中的各种服务,它涵盖了消费者买车后所需要的一切服务。汽车后市场是汽车从售出到报废的过程中,围绕汽车售后使用环节中各种后继需要和服务而产生的一系列交易活动的总称。

目前,我国汽车后市场主要有五大渠道:汽车4s店、传统大中型维修厂、汽车维修路边店、汽车专项服务店、品牌快修美容装饰连锁店。

随着市场的发展变化,汽车4s站和国际知名的品牌快修保养美容连锁店逐渐成为两大主要渠道。

二、2022日系车中国市场占有率

2022年车市的“金九银十”虽成色不足,也算平稳度过。但进入11月后,日系三巨头在中国市场相继交出销量“腰斩”的成绩单:日产销量4.79万辆,同比大跌52%;本田销量7.81万辆,同比大跌42%;丰田销量14.04万辆,但同比大跌18%。

也就是说,日系三巨头11月加一起销量仅26.64万辆,刚好超过比亚迪的23.04万辆,保住了一丢丢的颜面。好家伙,丰田、本田、日产如今似乎都没有资格独立提销量了?日系车遇到什么问题了?这是否代表日系车的末日来了?

一、现象:日系品牌在华新车遭遇“滑铁卢”,本田日产更是销量腰斩

我们先来分别看看日系三巨头在中国市场11月的销量数据,如下:

丰田11月在华销量14.04万辆,同比下滑18.4%,高端品牌雷克萨斯的销量也减少22.0%。这是继今年5月以来,丰田销量时隔半年再次下滑。

本田11月在华销售78126台,其中广汽本田45512台,东风本田32614台,同比下滑42.8%,接近腰斩式的下跌。对此,本田官方解释是口罩影响,很显然只是体面些的说法,但本田目前正积极布局混动,不过短板就是中大型车竞争很乏力。

日产汽车在华11月销量47983辆,同比下降52.5%,已连续4个月出现同比下滑。而且今年1-11月累计销量为97.47万辆,同比下降20.2%。

可见,日系车企大势已去。即使表现最好的丰田,也较去年同期下降近两成。而面对市场寒冬,日本车企则普遍将缘由归结于疫情导致的封控和零部件供应短缺。

同时,乘联会数据显示,自2020年达到24.1%的高峰以来,日系车在中国市场份额正逐渐下降。2021年日系份额首次超过德系,但比上年下降1.5%;今年1-10月,日系市场份额仅有20.5%,再度落后于同样下行的德系。

当然,月初只有新能源汽车第一时间发布11月销量,国产自主汽车还未全部发布,不清楚是日系一家下降,还是自主,欧美系等都一起下降。

当前根据市场反馈4s汽车销售店都陷入了困境。cada统计的11月“中国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数值越高需求越小,经销商库存压力大)为65.3,与上月相比上升6.3个百分点,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9.9个百分点。

后续12月cada副秘书长郎学红表示:销售企业在12月的情况也不容乐观。可见,不知道是数家,还是整个车市,有待进一步观察。

二、分析:国产车崛起与日系崩塌似乎是双向奔赴,此消彼长

至于日系车销量下滑的原因,其实很简单,国产车的崛起是不可阻挡的,曾经外资车企引以为豪的技术壁垒已经被我们逐步攻破了,甚至于未来我们还要去他们的主场攻城拔寨。

去年这个时候我就说过,2022年日系肯定要崩塌,因为同价位车型产品力已经被国产新能源吊打。要知道汽车作为民用最大件消费品,一款车被大众认可时间是5年。德系日系的神话是靠燃油车时代的产品积累,不是靠什么牛鬼神蛇,毕竟世界是物质的。

也就是说,其实日系现在混成这样都是自己作的。你看看日系三家,丰田双擎车型、本田immd车型和日产e-power车型,拿这些出来打市场。你们那些老掉牙跟不上趟的自吸发动机就不要再拿出来了。这些车型要动力没动力,要配置没配置,价格又比国产燃油车要高,同时又被国产新能源车碾压。简直惨不忍睹。

要说dmi更先进,但日产epower的体验也不错,唯一区别在于不能纯电。可日产问题在于对这套系统定位,遮遮掩掩,模糊不清,不知道拿这套系统究竟想做什么。这反应到终端产品售价上,就是价格不菲,无人买账。好牌烂打,日产真是优秀。

在我看来,日系三家要是能拿出你们的混动优势,定个务实的价格,还是可以在国内新能源大潮中混口饭吃的,毕竟能把实惠的车型给到消费者的企业,消费者都是欢迎的。

当然,日系崩塌这么快,除了日系本身问题外,还有就是我们从小被唯物主义教育的消费者,同时又因为中国经济发展快,行业内卷,国产车迭代速度非常快,对比燃油车不思进取的5年迭代,等等不一而知。

总的来说,现在国人消费者接受认可新事物是世界最强的,难免也都会有从众跟风心理。于是,接受国产车崛起与日系崩塌,就似乎出现了双向奔赴的局面,此消彼长,而且前者速度甚至大于后者。

三、预测:日系车末日来了?国产车的机会又在哪里呢?

当然,现在要说日系车末日只怕是为时尚早,毕竟类似马自达这样的品牌一年销量可能都是国产品牌俩个月的销量,至于韩系和法系只怕是两月销量都赶不上。

我只能说,日系现在显然风光不再,并且未来趋势可能还是一个看跌的态势。从国产车的增长率来看,这个数字绝对是喜人的,毕竟在20w以下这个绝对红海市场中,比亚迪吉利领克等一众国产品牌硬生生从外资品牌围剿中杀出来一条血路是令人敬佩的。

但是,放眼到整个汽车市场大格局来看,可能现在就发表胜利宣言,可能hi有点为时尚早。接下来我们还要观察几个问题:

1、日系三巨头12月销量能否被比亚迪一家压制?当然下一步很可能两个本田加起来卖不到1个宋,别不信,大概率就明年上半年的事。毕竟目前什么年代了还在改飞度思域crv,飞度从两万掉到四千,这个趋势是无可扭转的。

2、2023年日系销量能否同比降低30%?

3、丰田作为信仰车崩塌的时间预计在6-12月后,即丰田销量暴跌预计在半年之后。

但是,日系能否自救呢?考虑到日系在明年甚至后年都拿不出有竞争力的新能源车。故日系自救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降价销售,让日本车利润回归正常的开始。比如飞度4万、卡罗拉6万;轩逸7万、思域8万、凯美瑞13万、汉兰达16万和埃尔法22万等。只要裸车这个价格, 过三年,日系还可以拯救一下。

但是,它们还是必须要与国内厂商合作,引进三电,智能驾驶,芯片等技术。有句古话说的好:识时务者为俊杰。比如下图想必这套组合拳,一定能撬开阁下的新能源市场吧。

当然,对国产车而言并不能傲娇,因为中高端市场中,外资品牌依旧是具备统治力的存在,虽然车辆销售数字不高,但利润率高的吓人。反观国内车企,似乎在这一块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且高端市场才是实实在在的高大强。

可以说,对比之前的销量,日系(合资车)确实在走下坡路,但是这离它们的末日还挺远的。就看我们自己的国产品牌能不能借着这一波机会真的杀出来一条血路了,毕竟国家为了支持国产汽车产业真真是付出了太多太多了。

最后的话:曾经的曾经,我们感叹国产车不如合资的时代可能真的要过去了!

总之,比亚迪超过日系已成定局,很快一个比亚迪宋就能超过本田甚至丰田。下个问题是什么?比亚迪超过南北大众+奥迪+捷达+斯柯达?比亚迪超过大众+奔驰+宝马的全部德系?其实不起眼的,吉利、长安大概率也已经超过丰田了。

不过,这才到哪,日系末日还早。而国人需要省油、可靠、保值车的日系时代真的过去了,未来且不说是不是电车天下,就油车这一块日系已没胜算。那下一个是德系?这才是霸主地位的对手。干完德系,世界就到处都是国产车了,崭新的时代,拭目以待吧。

三、徐长明:我国汽车销量峰值还未到来 但平台期还要持续几年

国家信息中心副主任、高级经济师徐长明11月21日,2019中国汽车经销商高峰论坛在广州举行。论坛上,国家信息中心副主任、高级经济师徐长明从区域市场及细分市场的复杂性,分析了中国汽车市场的现状及趋势。

徐长明预测,今年汽车销量将在2600万辆以下,并且会在2600万-2800万辆区间持续几年时间。徐长明说,汽车销量在达到峰值过程当中,有几次的平台甚至是下降,这是各个国家都有的,我们国家现在汽车销量下滑是正常的状态,不可能一路走上去,走到车市最高峰,经济肯定有波动的。

同时,徐长明也从区域市场的经济发展情况分析了不同区域的经济波动对不同品牌汽车销量带来的影响。比如,日系车在珠三角和南方城市本身销量比较好,特别是广东这一带,珠三角这个市场也是连续两年正增长,因此日系车份额在这路非常好。

徐长明认为,总体来讲,在全国大市场持续下滑的大背景下,区域市场表现是极其复杂的。厂家和经销商都必须进行精细化的营销,才能在当前市场状态下保持良好的业绩。

【演讲实录】

尊敬的各位来宾,大家上午好!

很高兴跟大家分享一下车市的发展情况。这两年车市的情况非常复杂,我们有一些自己的看法想跟大家分享。

今年汽车销量将低于2600万辆

从去年下半年以来,总体市场出现了非常大的变化。今年1-10月份,总体车市下降了9.7%,其中乘用车下降10%,广义微客下降27.7%,7类商用车下降3.6%,都是下降的,而且下降幅度还不小,这是批发数据的概念。目前为止,前10个月的汽车销量比去年同期已经减少223万辆,按照这个数据来看,今年汽车销量到不了2600万辆,去年是2800万,前年是2900多万,今年要下降200万辆的水平。

按月度走势看,去年9月份就开始进入深度负增长,负11%、13%、16%,今年3、4月份还是负得很高,一直到5月份、6月份开始负增长的程度有所回升,总的来讲形势还是比较严峻。从终端零售数据来看,大概从去年6月份就进入到深度负增长,市场形势的不好,从去年过了春节就开始了,大概是这样一个情况。

下降的原因是什么?去年,包括到今年一季度,车市深度负增长的原因是经济的结构性变化,这个结构性变化体现在三方面:一是民营经济下行压力比较大;二是三四线城市经济发展受影响比较大;三是北方受影响比较大。这些受影响比较大的地方,他们买车情况、价位都是偏低的,所以大家可以看出来,从2018年7月份开始,8万元以下的车负增长的程度非常深,下降幅度超过了30%,到年底是30%多到40%的水平。今年前6个月,8万元以下车型负增长的程度仍然很深,这跟我们经济形势非常匹配。今年不能归结于经济的结构性变化,而是经济总体上持续的下行压力带来的。

我们看国外的一些国家汽车千人保有量情况。不管一个国家的汽车市场处在什么样的发展阶段,是已经饱和了,千人保有量600万辆,还是发展中国家千人保有量400万辆,或者像巴西,或者像印度、菲律宾,他们的千人保有量才几十辆车,几类不同形态的国家,不同发展阶段,不同发展态势,车市跟经济高度关联。这一张图是美国的图,两个曲线,黄色线乘用车曲线每年增长的变化,灰色线是gdp增长的情况,他们两个高度一致,只要gdp往下走,车市往下走,只要gdp往上走,车市就往上走,这是美国。

再看英国的情况,大家看这两个形状高度一致。再看法国、德国,这几个都是已经达到了饱和,美国千人保有量800万辆,这几个国家都是千人保有量600万辆,已经饱和不再增长了。

看看我们的邻居日本,也是高度一样的。比我们稍稍领先的经济体,这是韩国的情况,也是高度一致,只不过低点跟前面有所区别,它的低点受影响最大的是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那一年,韩国经济受到很大的影响。

这是巴西,比我们稍稍领先的情况,它的波动次数更多一点,但是高点和低点,乘用车的情况跟经济是高度一致的。这是泰国,比我们也差不了太多的水平,水平是千人保有量100多万辆。比我们差不多经济发展差10年,一个是菲律宾,一个是印度,他们的汽车千人保有量是30多辆,我们是千人保有量170多辆,跟巴西和泰国差不多。这个他们差距很大,最低点就是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泰国受到很大的影响。这是印度,千人保有量是21辆车,印度比我们差10年左右,也是高度一致的。所以我们从这些图里面可以总结一些规律,我们今年以来车市在去年负增长的基础上,继续深度负增长。就是经济持续下行的压力带来的。

我们看看我国的经济数据,去年一季度gdp增长率还在6.8%,一路往下行,到了今年三季度已经下行到6%,三个季度左右下降到0.8%,跟以前不一样,10%的基础上下降0.8%没有什么感觉,但是7%的水平下降0.8%到现在6%左右,在座有很多都是企业家,应该感受到市场的压力。这个压力就来自你周边买车人他们所遇到的经济发展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影响到收入是很正常的。

我们再看工业增加值,去年是7点多,一路下来到今年8月份是4.4%,10月份是4.7%,今年以来工业增加值是向下走,但是有三个高点,3月份是一个高点,6月份是一个高点,9月份是一个高点,我相信12月份这个数据也是很好的。

我们讲讲汽车的情况,大家就能够理解,大家各行业其实差不多。3月份的时候要完成一季度的目标,给经销商压压库,6月份要完成上半年的任务,给经销商压压库,9月份三季度压压库,到年底12月份继续压,这个压库就反映在汽车厂家的增加值上去了。3月份、6月份、9月份,其他行业差不多。所以工业增加值今年3个高度,3月份好一点,6月份好一点,9月份也好,我相信,12月份这个数据也会好。这个是经济下行的时候大家普遍的行为,如果卖得都很好,就不需要压货。

我们来看看利润情况。2017年21%的利润增长,去年利润增长是10%,今年利润增长是负2.1%,这是年度角度。看看几个季度,一二季度是负增长,七八九月也是负增长,利润的增长会影响企业员工的收入,企业员工的收入如果预期不好,就会影响买车。

今年全年会是什么样的一个情况呢?我们算了一下,从过去几年的情况来看,前十个月没有政策的情况,前10个月的销量占全年的72%左右;按季度的情况来看,前三个季度一般在全年的72%,后一个季度占28%。这个是2011-2014年没有政策的,2015-2017年国家有购置税政策,往往q4季度是高峰,所以2015-2017年前三个季度占比降低了,后一季度提高了,是32%左右。今年理论上没有政策了,一季度有一次,6月5日一次,8月份商务部又有一个政策,这些政策应该说短期没有太大的利好。这几个政策都是针对长期的:二手车的问题、报废更新的问题、停车场建设的问题,都是这些政策。短期的政策就是一个,希望各地限购取消,广州、深圳没有取消,但是加大了牌照的供应。还有一些地方希望有条件的地方政府出台鼓励性的汽车消费政策,但是今年有条件的地方相对比较少,国家大规模减税搞得各地的财政收入上还是有一些压力的,所以再给到汽车上来支持,可能性比较小。出台政策的地方,一般都是汽车大的制造基地,才有一点政策。总的来讲,我相信这样算下来,如果没有政策,今年理论上四季度应该跟2011年到2014年差不多。

考虑到6月份压库,库存消耗差不多了,厂家可能在年底通过商务政策给大家压一点库,所以我们估计4季度比2011年到2014年多一点,4季度就是负2.7%,今年全年在负8%到负9%,这是乘用车。除非厂家是大规模压库,否则就是这个水平,这是今年的预测。

车市在2600万-2800万辆区间还要持续几年

大家更加关心现在的情况会延续几年?什么时候或者是什么条件下车市又恢复到长期发展的趋势?因为我们对长期的看好,这个是很正常的,日本是1.3亿人,一年销售汽车500多万辆,我们按14亿人计算,一年应该是5000多万辆,未来前景很好,如何从现在的状态恢复,现在的状态会持续几年?难度很大。我们看了日本、韩国、巴西,跟我们后发的国家,在汽车发展达到峰值点的过程当中都有若干次需求的平台。比如日本,他们大概在我们目前千人保有水平的基础上,出现过6%到7%的水平下降。

巴西在我们这个阶段下降是很正常的,之前还有好几次下降,所以在达到峰值过程当中,有几次的平台甚至是下降,这是各个国家都有的,我们国家现在的状态是正常的状态,不可能一路走上去,走到车市最高峰,经济肯定有波动的。我们计算了一下,整个车市应该在2600到2800万辆这个区间延续6~7年的时间,从现在的情况来看,要延续6~7年的情况,2016年2800万辆,2017年是2900万辆,去年是2800万辆,今年估计不到2600万辆,2600-2800万辆的水平已经4年了,后面估计还会延续几年。

现在往下走的幅度是在缩短的,黄色是终端消费曲线,白色的曲线是内需曲线,这两个去年下半年是不一样的,终端消费下降幅度非常大,15、16%,然后年底到负20%、负21%。这个批发数据白色的线,去年下降的幅度比较小,而且也比较晚,去年年底终端很不好,厂家在压库,去年批发数据比较好看,今年是批发数据很不好看,零售数据就比较好,为什么是这样呢?去年厂家压库给经销商了,今年压不动了,压不动就拼不出那么多的车,下降幅度比较大。从9、10月份开始这两个数据趋近一致了,都是在负6%左右,地方数据也在负6%左右,保险数据也是负6%左右,这可能就是目前这个状态下真实的一个情况。

什么时候车市会恢复到比较好,开始往高峰值这个点平稳运行?这取决于这一张图和这一个数据,这一张图的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把国内14亿人5等份,每个数据最高收入2.8亿人,中等偏上2.8亿人,中等收入2.8亿人,中等偏下2.8